2007年1月10日,星期三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五版:浙江潮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大量矛盾得到有效化解 老百姓安全感明显增强
2006年我省平安建设亮点迭出
本报记者 徐晓/文 王志浩/摄

  去年,我省平安建设亮点迭出。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显示,三年来我省群众安全感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。
  过去一年,全省政法系统围绕省委实施“八八战略”和建设“平安浙江”、文化大省、“法治浙江”的总体部署,充分发挥职能作用,提高了政法工作的层次和水平,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。
  全省政法系统突出了“动态性”、“重结果”两大原则,形成了富有浙江特色的平安考核体系;在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,全省政法系统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,促进了执法公正;全省政法系统还积极参与治理商业贿赂专项行动,依法打击经济犯罪,调节经济社会关系,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。
  同时,全省政法系统深入开展了普法教育,提高了全民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,崇尚法治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形成;依法加强对文化市场和新兴媒体的管理,社会文化环境得到进一步净化。

  亮点一:大量矛盾在基层得到化解
  近年来,我省始终坚持完善机制、多策并举,全面提高预防化解矛盾的能力,充分发挥人民调解、司法调解、行政调解的作用,大量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得到有效化解。
  针对涉法涉诉的信访,全省政法系统加强工作,实行集中联合接访,探索建立起了司法救助制度,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反响。

  亮点二:老百姓夜路走得更安心
  浙江发达的经济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流动人口,这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诸多问题。如何有效控制犯罪?如何维护治安?全省政法系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。
  为有效控制治安局势,近年来,全省政法系统致力于打、防、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长效机制建设,精心组织开展打黑除恶、反“两抢”、禁毒、禁赌等专项斗争,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,遏制了刑事犯罪高发的势头。
  全省政法系统还积极推进网格化巡逻和视频监控系统建设,社会治安防控水平明显提升。
  同时,全省政法系统积极组织开展了交通、消防隐患排查专项整治,有效堵塞安全漏洞,消除事故隐患,各类事故持续下降。

  亮点三:挖掘并推广基层新经验
  基础实则大局稳。我省是“枫桥经验”的发源地,坚持与时俱进、开拓创新,大力创新发展“枫桥经验”,是牢固构筑社会治安的坚强基石。全省政法系统全面推动工作重心下移,并善于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,扎实推进乡镇(街道)综治工作中心建设和“综治进民企”工作,走出了一条整合各方力量、维护基层和谐稳定的新路子,丰富和发展了新时期的“枫桥经验”。
  政法各部门还广泛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基层基础建设活动,基层政法单位的战斗力进一步增强。积极探索推广了流动人口管理新方法、治安防控新模式、公正执法新机制、执法监督新制度,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。

  亮点四:政法领导干部争做“八个典范”
  近年来,政法队伍建设逐步得到加强,包括:政法干部素质普遍提高,思想道德、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升,部门间协调体系不断完善等,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  全省政法系统坚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,并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,广大政法干警的执法思想得到进一步端正,执法为民的理念进一步确立,执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改。
  全省政法系统还明确提出政法领导干部要争做“八个典范”的要求,建立健全政治轮训制度,每年确定一个主题进行轮训,全省政法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。
  为增强政法队伍的业务素质,全省政法系统还广泛开展大练兵和岗位技能训练活动;把开展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结合起来,弘扬正气,狠刹歪风,形成了执法讲公正、做事分荣辱的良好风气;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,从抓会风入手抓纪律作风建设,树立了政法队伍的良好形象。